close

  楚天金報訊 作者:王石
  中信出版社
  “中城房網”的誕生
  1998年,時近年末的亞布力滑雪場。晚飯在當地老鄉熱炕上,我、馮侖、葆森三人盤腿而坐,矮桌上擺著可口的小雞燉蘑菇、蘸醬菜,一瓶土釀山葡萄酒。酒過三巡,馮侖和葆森提出:“明年你就要不當萬科總經理了,我們給你找點事兒乾,召集各大城市的大開發商,組織起來,目的是相互溝通相互學習。”很好的主意。
  這一年,中央決定實施住房改革,明確住宅產業“作為經濟增長點”,隨之,民營企業在住宅市場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,無論是銷售面積還是開工面積。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市場主體,1999年占到市場的60%,而國企的份額由原來的80%強下降到40%。
  我預計,以多種成分構成的民營企業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擴大,而國營的比重繼續萎縮。然而,由於全國各地區住宅商品化程度不同,國企和民營各占的比例也有很大差別。機制占先的民營開發商已經成為市場主旋律,但仍受制於企業規模小,資源分散,導致效率低下,與其資金密集的行業特點極不相襯。
  互相學習,取長補短,是中國新興房地產開發商不約而同的入行方法。但企業之間,畢竟是有信息壁壘的。在經驗信息交流方面,開發商仍停留在互相參觀樣板間、比葫蘆畫瓢層面上。舉萬科在上邯發的西郊花園的例子。由於缺乏開發別墅的經驗,車庫的進口位置設計不合理,車子要倒三次才能開進車庫,原因很簡單:設計人員沒有開車的經歷,設計的車道是自行車的轉彎半徑。是時候有所突破了。
  組織名稱有想法嗎馮侖回答:“最早合計的名稱叫中國城市住宅開發商協會,或者是中國城市住宅聯合採購協會。大家聯合開發,行業自律,區別於傳統的行業組織。後來還是覺得叫‘全國房地產策略聯盟’好。”顯然,兩人早有預謀。我接受了。
  第二年5月18日,馮侖、葆森和我三人相聚廣西北海。安靜的海濱小城,延綿數十公里的細沙軟浪,無事打擾,靜下來討論聯盟的可操作性。北海會議,三家企業達成共識,推動成立“全國房地產策略聯盟”。設想很快得到北京華遠、香港中海外、上海金橋、廣州珠江投資、天津順馳、重慶龍湖、成都交大、沈陽華欣等16家開發商的響應,也得到了中國房地產協會會長楊慎、副會長孟曉蘇以及建設部住宅產業辦主任聶梅生的贊賞。
  不巧當時“聯盟”字眼太過敏感,遂改稱為“中國城市房地產協作網絡”,簡稱“中城房網”,掛中國房地產協會城市開發委員會。“中城房網”這個名字,還多少有點趕網絡時髦的意思。12月2日,“中城房網”在北京成立,我擔任首任輪值主席,任期兩年。
  明日請看:房地產商賺錢就是姦商嗎
  (原標題:披露13年風雲背後的王石 本報今起連載《大道當然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u07bupq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